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中医药传承以及创新发展的建议

添加时间:2021/7/7 17:23:0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admin  阅读: 次
市知联会常务理事、信阳师范学院实验设备处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王玲玲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实践性和济世精神的。五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人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中医在中国拥有普遍的认可和敬重,其成就和思想也为世界所关注。但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大行其道,中医日渐萎缩。2020年春发生的新冠疫情,让中医药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为中医药的复兴和拓展提供了契机。
       一、存在问题
    (一)广大民众对中医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
        中医大家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理解并不清楚和透彻,对中医的精髓更是理解不到位。例如,很多都是出现了症状有病了,在西医那得不到很快的治疗,也才想起中医;民众根据自己的判断,在药店里直接购买中成药,而这未必是有效的;中医开药方后,有的患者会购买便宜劣质的药材煎药从而影响疗效;广大民众还普遍认为中医没有西医手段先进,不能治急症。从访谈中,还了解到中医的很多理念如“大健康理念”、“未病先防”、“治未病”、“无病防病”都没有跟上,对中医的误解、不懂和个人行为的妄自行动,这无疑也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名老中医稀缺
        在调查中发现,名老中医普遍稀缺,口碑稍微好点的中医,需要患者凌晨去排队,还一票难求。一个名老中医一定是深谙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做指导,从人的整体判断疾病的病因,然后进行辨证施治,尤其通过辨证可治疗任何疾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西医已经束手无策的疾病。然而现在的名老中医已经是屈指可数。
    (三)中医教育体制有待完善
        通过电话对一名在校的医学博士进行了访谈,从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在学校如果哪一位博士的案头放上一部《黄帝内经》,那是很不好意思的,因为博士的案头只有放了分子生物学一类的现代书,才显得有时代范儿;中医课程有一半被西医或者其他课程吞噬,中医课程出现了鹊巢鸠占的怪象,中医教学以理论和临床为主,结果是本末倒置,英语比什么都重要,类似《黄帝内经》这样的医学古典课程毕业考试可以不过关,但是英语不过关不行;现在的教材多是高深晦涩,不能从中医实际出发,其实真正的中医,大道至简;医科学生临床少,或者多半临床时间不够。可以说存在严重弊端的中医教育体制毁掉了只有文凭的中医博士,中医博士又毁掉了传统中医。
    (四)按照西医对中医进行分科问题
        一名资深的从医人员向我们介绍,现在中医院分科导致的问题的严重性。传统中医只分内外妇儿科,但是西医的分科严重干扰了中医的诊疗,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患者来院诊断是按照西医的模式进行所谓“精准定位”的挂号。中医按照西医的理论细分科室,这严重偏离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人是统一的整体”的基本观念。对于自然发生的疾病来说,人作为统一的生命体,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在治疗上分科,只能把中医的优势消耗殆尽。
        二、意见建议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念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应从幼儿园开始
        大多成功的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理念,可见幼儿时期所获得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多么巨大。目前幼儿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偏重识字、英语等智力教育,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尤其是日常健康行为、饮食营养、身体生长等的意识尤其淡漠。
相比邻国日本,日本的幼儿教育在世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健康理念从娃娃抓起,在全世界是最有特色的幼儿教育,就连小朋友的大便习惯,也会对娃娃进行教育。日本幼儿园里有“大便教室”,老师扮成“大便先生”到各个学校登门授课,告诉孩子们大便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还带着孩子们用粘土做各种形状的“大便”,告诉他们:哪种大便健康,哪种不太健康,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什么,等等。由此可见,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在健康习惯的养成上相当缺乏。
        因此,全面形成大健康理念,“没病防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应从小建立,这种影响极其深远,事关重大。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作为通识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开展,所涉及的内容和深度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中医学的精髓文化要一以贯之,从娃娃抓起,指导他们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树立终生健康养生理念,达到身心健康长寿的生命状态。
    (二)继承“传帮带”师徒制的学习模式
        中医是经验医学,需要干到老学到老,要爱护关心名老中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通过他们进一步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探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整理、传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深入挖掘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特色优势,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和代表流派特色的中医药人才,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西医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医疗保健体系。也就是说,将来世界上应该有平行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西医药体系与中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有5000年历史,西医药学仅200年历史。不可否认,西药解决了细菌性传染病,而且在手术等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同样中医能解决很多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医从根本上辟邪固原,恢复人本身的自愈力,来消灭一切外来异物,还原健康体魄,只有中西医相互匹配,东西合璧,才能发挥最大的医学效益,为人类保驾护航。
    (四)注重人才的培养,支持多点执业制度,释放医生潜在资源
        人才是中医药传承的基石,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以强化中医药理论与思维、学习掌握中医药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较好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学术经验、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并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提升中医药人才的学术和科技创新能力。面对人才的匮乏,要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支持医师多点执业,释放他们的潜在资源,为更多患者服务,让民众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重塑人们对中医的坚定信心。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主办:信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行政中心九号楼9702室  电话:0376-6366590
豫ICP备12021226号  技术支持:品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