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添加时间:2016/3/21 14:34:14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admin  阅读: 次
                      市政协常委、市无党派代表人士联谊会理事 吴昊
 
     近年来,职业教育及全民技能培训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多项政策,继续深入推进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市政府把实施全民技能振兴作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全力推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及全民培训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所不足,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涉农专业的设置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匹配。以息县为例,息县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9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9%,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主食加工业的兴起,推动农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对有技术的种植大户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壮大职业教育培训是主要途径。息县职业教育没有开设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专业,专业合作社和生态农业管理和营销等新型专业也未开设,势必影响这些产业技术人才的供应,为息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一定制约因素。
      (二)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县域人才需求不匹配。目前存在着职校毕业生“舍近求远”、就业市场“外热内冷”现象。技术人才大量外流与企业技术人员缺乏的“两难”现象并存,导致职业教育在参与县域经济发展上程度不深、层次不高。职校毕业生在县域内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与县域内企业用工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三)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的程度不匹配。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企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外地企业,县域内企业少。一是职业学校出于招生的压力和学校的声誉,重点寻求企业实力较强、工资水平较高、福利待遇保障较好的企业合作;二是县内企业,实力不强,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不高,对职校毕业生吸引力不大;三是县域内工业企业大多是粗加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很少,对人才的储备意识不强,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大;四是职校毕业生大多向往在大都市、大企业发展,因此本地企业也很难招到职业学校毕业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更加有效推进职教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化改革,充实现代农艺专业。职业学校要根据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把现代农艺专业作为品牌专业来打造,形成区域品牌和学校骨干专业。一是要进一步定位农艺专业培养的目标。要把目标定位于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胜任现代农业全方位的实用人才。二是要扩展农艺专业的教学内容,不要紧紧限于茶叶和园艺种植两个方面,要把教学内容初步扩展到水稻种植、蔬菜栽培、果树培育、特种养殖、农业机械操作、现代农业经营、农产品营销等领域的教学与培训。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教学一基地岗位一农户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毕业就能很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和进行自主创业。
      (二)创新形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继续发挥职业教育在参与农民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把正在务农的农民作为培养对象,创新培训形式,试行弹性学制、半工半读,开设选择性和开放性课程,实行学分制,强调实践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通过他们发挥在传承农业与农村文化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影响和带动年轻人。
       (三)借助全民技能培训工程,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积极构建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初中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一是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机制改革,采用多种形式办学,注重培育新型农民所需的知识技能,改变过去人人能从事农业的思想,把对农民的技能教育贯彻始终,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面和普及速度。二是要增强各级政府科技兴农的意识,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依托县职教中心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初、中、高级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构建以职业技术学校和农广校为主渠道、各种产业基地示范培训和各种短期培训为补充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聘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实地培训指导。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在农村初中普遍开设地方性《实用技术》课程,设立“农村人才综合培训工作”机构。
      (四)搭建平台,促进县域校企合作。一是建议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和职校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建立校企之间的沟通渠道,推动校企“联姻”,实行产学合作。二是实行联合招生。把“订单招生”、“委托培养”等新的招生模式向县域内企业扩展,通过企业参与招生、开展订单培养、开办“企业冠名”班等形式,定向为县域内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改变学校孤军奋战招生现状,拓宽招生渠道,提升职业招生吸引力。三是推进合作办学。县级职教学校要立足县内主导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专业,不断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吻合度;合作企业要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和生产技术优势,为实训实习免费提供生产设备、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将合作企业建成稳定的职教实训基地;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校学习和企业务分阶段实习、交替式学习等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实现“学习+实习=就业”直通车模式。
       (五)加强引导,促使学生本地就业。根据调查,职校毕业生择业时受父母、朋友、学校教师或就业辅导员影响很大,影响率分别占33.1%、22.3%和16.2%。因此,加强就业择业宣传引导显得十分重要。就职业学校而言,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本地就近创业就业,投身家乡建设、服务家乡发展;要积极宣传用工条件好、保障待遇高、发展潜力大的本地优秀企业,做好就业服务和对接工作。县域内企业要加强与职教机构交流互动,义务提供便利和帮助,用发展的眼光培育、储备人才。与此同时,要加大技术人才投入,提升工资、福利和保障等待遇,优化企业环境,增强人才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落实政策,增加职业教育投入。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反映,职业教育是同级普通教育成本的2.53倍。职业教育没有高投入就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因此,要加大财政投入,认真落实好有关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政策,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确保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逐年增长,不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经费需求。落实民办教育有关政策,积极扶植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主办:信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行政中心九号楼9702室  电话:0376-6366590
豫ICP备12021226号  技术支持:品品在线